首 页政务公开办税服务公众参与税收宣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在线访谈
 
2016年3月8日政风行风热线
发布时间: 2016-03-11 信息来源: 办公室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主持人问,你好,张局长,欢迎你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政风行风热线,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2015地税工作。

答: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经济大环境和淮南经济转型影响,煤炭、房地产、建筑等主体税源的下滑势头不减,加上“营改增”不断扩围,减税政策持续发力,淮南市地税局组织收入工作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
面对困难,系统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负重爬坡、迎难而上,紧紧围绕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宗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两个责任”,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税,廉洁从税”,做到有税尽收、无税禁收,不收过头税,全面落实减免税政策,确保收入质量。全年组织入库税费总收入94.6亿元。其中:地方税收入计50.35亿元;基金费收入共计44.23亿元。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市局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淮南市文明行业”、“2014年度安徽省地税系统绩效管理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市政府通报表彰,四个单位获“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系统上下精神面貌良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2016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局上下团结拼搏、努力进取,在应对挑战中争创一流业绩,在夯实基础中积聚发展后劲,在改革创新中谋求发展优势,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美好淮南再立新功。谢谢!

主持人问,2015年你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2015年,市局党组按照省局和市纪委统一部署要求,紧扣形势,把握大势,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上年基础上取得新成绩,呈现新亮点。
一、教育引导形式新。持续推进廉政文化“一局一品”创建活动,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在开展常规教育、传统教育的同时,结合形势特点、地域特点、行业特点,运用让人记得住、忘不掉的新形式,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编印《我的廉政座右铭》,人手一本,作为干部床头、案头的必备书,时时翻阅,时时警醒;举办廉政道德讲堂,通过“静反思、看短片、讲故事、诵经典、谈感悟、做点评、送吉祥”等环节,使干部职工受到道德熏陶和富有特色的廉政教育,受到市纪委宣传部领导和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组织部分党员干部赴大通区法院旁听庭审,一次现场警示,胜过上百次口头说教,大家普遍反映印象深刻。
二、责任压实方法新。牵住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牛鼻子,把压实和落实“两个责任”作为总抓手。组织专题考试,市局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带头参试,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对考试成绩优秀和不及格者进行通报,促进各级领导知责、明责。举办专题培训,把解决考试中暴露的问题作为培训的重要目的,精心安排课程,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内容,促进责任落实。开展专题述责评议,4个分局主要负责人、3个科室主要负责人及3个分局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专题汇报“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市局领导现场点评,其他群众参加评议。述责者紧张,评议者认真,有人为此真的红了脸、出了汗。严格责任考核,市局党组成员带队,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限期要求整改。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任用的重要依据,促进“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三、整治“任性”思路新。一是整治权力任性,二是整治言行任性。整治权力任性首先是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简化涉税事项办理流程,当场办结事项由过去的66项增加到339项,占全部办税事项的88.28%;限时办结事项由原来的318项减少为45项,减少 85.85%;办理流程由过去的2678个环节减少为1236个环节,简并达53.84%。全面梳理权力责任清单,由2014年的八类47项权力梳理合并为七类34项权力,减少13项。其次是实行“三卡”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全年下发风险提醒卡168份,提醒高风险168条,其中,涉及税收执法权159条,行政管理权9条。收回防控反馈卡168份,考核监督卡168份,防控效果良好。在整治言行任性方面,除了加强日常教育以外,重点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方面明规定、提要求、作提醒。制定下发《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告知书》,明确告知8个严禁,明确要求建立报告制度。全年有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主动报告婚丧嫁娶事前和事后情况。
四、监督执纪手段新。开展视频检查,随机调取不同时间段的监控视频录像,分别检查各单位考勤、办税服务厅情况,并组织分管领导现场认领问题。对涉及到的机关工作人员,市局领导约谈科室主要负责人。引入第三方调查,委托专业的市场信息咨询公司,运用先进设备,采取专业手段和方法,对系统15处办公地点和10个纳税服务厅的办公环境建设、窗口工作情况、机关人员素质、作风纪律、执法及服务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测评,为期三个月。共拨打测评电话549个,入户暗访160小时,形成暗访资料6册。每期调查结果都及时在内网公布,限期整改。加强对省局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先后两次对办公用房腾退、津补贴发放、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方面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察,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362.69 平方、服务用房2389.3平方。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运用谈心、谈话、提醒、通报等手段,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全年组织谈心205人次、廉政谈话42人次 、诫勉谈话1人次、任前谈话18人次,开展“一案双查”2例、专项执法监察2项,编发《正风肃纪通报》5期,处理18 人。

主持人问,2016年你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答:新的一年我们主要在五个“突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一)突出抓纪律
加强纪律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自觉维护党章及党规党纪的严肃性、权威性。牢固树立规矩和纪律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对大是大非问题立场坚定,对违背党性的言行态度鲜明,坚决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途径,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和维护纪律自觉性。
加强执纪审查。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戒尺,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更多运用教育、谈话、提醒等手段,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严重违规违纪者,严肃处理,决不手软。严格落实《安徽省地方税务系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管理办法》,按规定开展问题线索处置工作,根据问题线索内容、性质,依规依序实行分类处置。对一般性问题进行谈话提醒或函询,对指向明确的问题扎实做好初核,对暂存类的问题说明理由。
加强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重点对深化税制改革,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管理升级推进年”活动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强化对组织收入原则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防止收“过头税”或有税不收。
(二)突出抓责任
继续压实“两个责任”。制定责任清单,加强责任分解,拧紧责任链条,确保责任不虚化、不断档。“一把手”要着力解决口头上承担主体责任,工作上依靠纪检监察部门的问题;分管领导要按照分工履行“一岗双责”,重点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与分管业务工作切实结合起来,融入进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纪检监察部门要“三转”到位,聚焦主业,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上;学好纪检监察业务和税收业务,学会借助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心无旁骛,敢于担当。
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落实“两个责任”述职、考核、评议三项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鞭策后进。严格落实《淮南市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考核办法》,把问责作为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推手。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方式,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主体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责任;对纪检监察部门或干部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导致本单位、本部门监督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格依规依纪追究问责。
(三)突出抓作风
严防“四风反弹”。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持续不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持续推动问题整改。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紧盯重要节点,注重节假日环节。狠刹变相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决制止用公款购买或接受各种商业预付卡、购物卡、电子提货券等礼品卡;严禁参加用公款安排的旅游、健身和高消费娱乐等活动;严禁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密切关注不正之风新动向,严肃查处变异的“四风”问题。
加强效能建设。结合“管理升级推进年”活动,制定出台一批制度办法,构建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少数干部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制定效能监察问责办法,实施效能问责。
树立新风正气。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持续推进廉政文化“一局一品”创建,重点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局属各单位今年内都要组织一次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强化警示教育;二是各单位今年都要组织一次以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深化廉德教育;三是各单位普遍开展一次全员谈心,增强干部职工归属感和认同感;四是全系统组织一次以“家风”为主题的文章征集,重视家风教育;五是全系统推出一批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
(四)突出抓监督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重点加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对重要制度的学习宣传和执行落地,力争使人人都知晓掌握制度的具体规定要求并按程序操作。认真落实《淮南市地税系统廉政谈话制度》,定期开展廉政谈话,让党员干部知戒知止。
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建立税收优惠清单和执法清单,实行税收执法全程记录,更好发挥税收法制员作用,强化税收执法的日常监督。认真开展“一案双查”、专项检查、审计调查和综合督查,注重检查实效和结果运用。对各类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实施专项监察,促进整改落实。
改进监督方式。采取灵活有效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强化部门沟通协调,促进监督形成合力。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对上级交办或市局开展的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和进度要求,实施专人负责,跟踪督查,及时反馈。探索建立巡察工作制度,强化上级党组对下级党组(班子)的监督检查。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审计全覆盖。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并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借助新媒介、第三方等开展监督,提高监督真实度和覆盖面。
(五)突出抓基层
整治“微腐蝇贪”。坚持抓细抓小抓早,高度重视解决少数人身上存在的“小毛病”、“坏习惯”。认真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严肃税风税纪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若干规定》,严肃查处侵犯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重点查处执法不公,收人情税、关系税,违规插手涉税中介,经商办企业,接受纳税人宴请,参加由纳税人支付费用的娱乐、健身活动,收受或索取纳税人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在纳税人处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不给好处不办事等违规违纪行为。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市局将开展集中整治,严肃处理。
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地税系统基层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真正落实好党建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做到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在抓好自身责任落实的同时,将责任压实到下级单位和个人。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党纪管理党员,确保党纪严于国法。
规范执法行为。认真抓好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和国地税合作工作规范等在基层单位的贯彻执行,切实规范基层人员执法行为。认真执行税收执法裁量权有关规定,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以“金三”运行和管理升级为契机,优化业务流程,夯实征管基础,加强对执法行为的过程监控和风险管理。积极发挥信息技术效应,打造“互联网+”平台,推进纳税服务管理升级。发挥稽查职能作用,以查促管,以查促廉。
深化风险防控。巩固和完善“三卡管理”办法,着力防控执法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突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高风险事项,抓好防控措施落实和防控效果检查。鼓励各县区局在市局“三卡管理”基础上创新形式,延伸拓展。按照内控机制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将内控理念、制度和要求落实到所有税收执法领域和行政管理领域,对业务流程实施风险防控优化。深化内控机制信息化防控,全面执行风险防控标准,强化问题整改。按照“制度+科技”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内控风险防御和管理评价系统。
发挥基层专兼职纪检监察员作用。完善专兼职纪检监察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积极性。强化纪检监察培训,提高工作质效,打造系统立体化纪检监察格局。以绩效管理为依托,严格专兼职纪检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主持人:现在正是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张局长,今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与往年有什么不同?纳税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今年是2014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推行的第二年,新版所得税申报表结构复杂、逻辑严密,不少纳税人还不能熟练填报;加之总局2016年第3号公告又对部分申报表进行了修订,纳税人难以及时跟踪掌握申报表的变化;今年又是我省金税三期上线的第一年,纳税人对金税三期也不熟悉,一切尚在磨合之中。为做好2015年度我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各管理单位要切实提高服务质效,努力做好税法宣传、培训辅导等工作,帮助广大纳税人做好年度汇缴工作;同时也提醒广大纳税人提前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文件,熟练掌握金税三期中企业所得税申报业务流程,及时、准确、高效、优质的完成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工作。
2、对申报表容易填错的地方,如:修订后的基础信息表,将“107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修改为“107从事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一字之差,意思完全相反,如果纳税人仍和上年一样选“是”,将无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要求必须填写;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纳税人(包括亏损企业)要填报《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等等,这些纳税人很容易疏忽导致漏填,请您予以重点关注。
3、根据现行申报表设置,实行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和二级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在年度申报时要填报不同类型的报表,请您正确进行填报。
4、在汇缴结束之前,如果您发现申报错误,可以及时进行更正申报,确保汇算清缴数据准确,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帮助信息 | 网站建议 
安徽省pbb63365挎包版权所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制作维护
淮南市朝阳中路地税大厦 邮编:232001 电话:12366-2  
传真:0554-2699012 Email:hnds_bgs@126.com
皖ICP备07005467号 技术支持:合肥深拓软件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101号网站标识码:3404000020
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2017-10-27 1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