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所得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地税局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绩效管理为指引,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落实所得税政策、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为重点,实施企业所得税风险管控和后续管理,努力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
一、切实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一)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牢固树立科学的任务观,落实构建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要求,确保完成所得税收入任务。
(二)加强收入形势研判。定期开展所得税收入预测、加强收入分析,指导各单位强化组织收入管理,加强组织收入情况督导。
(三)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分行业、分县(区)测算经济税源现状和潜力,剖析影响税收增减的主要因素,及时掌握税源发展态势、变化趋势和所得税重大事项变化。针对税源情况,认真查找所得税征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制定堵漏增收具体措施,重点抓好股权转让、高风险事项团队管理。
(四)做好报表统计分析。按时保质做好报表统计分析工作,切实提高《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表》《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统计表》《所得税重点减免税政策及数据统计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统计表》《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等各类报表资料的统计分析质量。
二、加大所得税政策落实力度
(五)加强所得税政策宣传。广泛利用办税服务厅和网站、微信、报纸、广播、电视及12366等各种媒介,积极宣传税收新政,提高政策知晓率;做好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以表代备”项目辅导解释工作;抓好税务干部税收政策相关业务培训。做好网上备案宣传辅导工作,提高办理备案手续的工作效率,优化纳税服务。
(六)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定期跟踪税收政策执行效果, 按期开展重大所得税政策执行情况跟踪、问题收集,并逐级上报;统一所得税政策执行尺度、口径和标准,维护政策执行严肃性,确保公平、公正执行政策。
(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落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面要100%。重点加大对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环境保护等方面税收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政策执行情况督查,组织专门督查及不定期抽查,严格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强化问责问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八)开展政策效应分析。积极开展小型微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的效应评估。
三、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
(九)强化所得税预缴管理。以预缴率为抓手,做好企业所得税按季申报入库工作。坚持企业所得税据实预缴入库,使预缴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协调、与经济发展匹配。加强对长期零负申报企业的监控分析,加强日常管理,充分利用纳税评估、核定征收等征管手段促进企业据实预缴,确保全年年度预缴税款不得低于全年入库企业所得税税款的70%。
(十)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控,特别要加强申报数据、申报项目、附报资料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审核,提高汇算清缴质量。做好各类企业年度申报的时间安排,对遵从度较低的企业要加强宣传,采取上门辅导等多种方式,提高申报率;发现申报错误和疑点的,及时告知纳税人进行更正申报或补充申报,确保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缴申报率达到100%,汇算清缴数据汇总差错率为零。
(十一)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切实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作为后续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备案信息核查、指导、监督和考核,随时掌握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十二)实施所得税风险管理。规范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所得税管理机制。对所得税优惠事项、资产损失、投资收益免税、不征税收入等重要事项和高风险事项实施动态监控,对风险任务应对进行全程监控,提高风险应对的准确性,使其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推广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专业团队管理,重点开展企业重组、资产损失、投资收益免税、不征税收入等事项管理。
充分运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抽调人员适时在全市开展分行业、分规模的专项风险评估工作,以评促管,以评促收,提高管理质效。
四、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
(十三)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监管。结合我市经济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和居民收入来源特点,确定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行业和人群,摸清分配规律,掌握所得来源。建立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税源信息库,完善征管机制。切实抓好高收入者财产转让、股息、红利等非劳动所得和合伙企业股权转让、私募基金、中介机构生产经营所得个税征管。加强企业分配股息、红利个税的代扣代缴,重点关注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产评估增值转增资本和股本的个税征管。加强两处或两处以上个人所得税监管。
(十四)加快推进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提高覆盖面和电子申报率,确保覆盖面91%以上和电子申报率达到96%以上。要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明细申报工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强化对数据的整理和利用。通过开展培训、建立QQ群、微信群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代办人的联系和指导,认真落实代扣代缴手续费制度,调动代办人的积极性,并通过代办人指导本单位个人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
(十五)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引导高收入群体自行纳税申报习惯,培养自行申报意识,提升自行纳税申报质量。
(十六)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析。开展收入形势、本地区前500名高收入人群分析,以及近两年出台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
五、加强征管协调配合
(十七)推广应用基础管理平台。结合“金税三期”,做好企业所得税基础资料的采集与应用,夯实企业所得税管理基础。
(十八)继续开展评估鉴证。利用“金税三期”数据,选取典型户、重点户开展鉴证评估,明确地税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各自职责,对评估鉴证实施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宣传辅导和政策解读,全力做好评估鉴证实施中的协调沟通,督促中介机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评估鉴证工作,通过购买鉴证服务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检验税务部门税收执法情况,查找薄弱环节,提高征管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抓好2015年鉴证评估落实情况的检查,巩固鉴证评估的成效。
(十九)加强国地税合作。按照统一部署,合作重点为强化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调整等内容,确保基本合作事项和创新合作事项落实到位。
六、加强队伍建设
(二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廉政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要以绩效考核为指引,全面完成省局绩效考核目标任务。
(二十一)建立所得税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所得税人才培训,适时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培养打造一批会会计核算、懂企业管理、熟练微机操作、精通税收业务的企业所得税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所得税管理专业团队。积极创造条件, 让专业人才承担所得税重要政策研讨、重大课题研究、复杂事项应对工作,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加强所得税信息报送,促进工作交流。
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二十二)围绕所得税与当前税制改革以及与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营改增”后的所得税管理,提前谋划,积极应对,明确调研方向,确定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